江翔宇:覺醒青年不覺醒

 

文/江翔宇

 

【英派與鷹派對撞在即?——急獨急統疑雲】徵文

 

 

民國103年3月,為了抗議「兩岸服務貿議協議」的「張慶忠30秒通過」以及「付委超過三個月,視為已審查」。有上百位大學生們翻牆闖入立法院,並且占領立法院內議場與立法院外街道,引發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太陽花學運」。

 

學生們喊出的口號有:「反黑箱服貿」、「退回服貿、捍衛民主」、「當獨裁成為事實 革命就是義務」…,風迷了整個台灣輿論,他們被視為台灣未來的希望,而國民黨的政策主張則被指為黑箱、獨裁、賣台。

 

參與學運的學生與教授們要求政府在談判「服務貿易協定」與其餘後續談判前,要先定立專法來規範,因此催生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

 

那時執政的國民黨提出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為規範的監督條例,簡稱為「行政院版」。

 

學生們對行政院版非常不滿意,認為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區域對區域」,而提出自己的的「民間版」,在此版本的第二條明確列出「台灣中華民國政府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國對國」。

 

民進黨則提出「台灣與中國締結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簡稱為「民進黨版」,同樣也是以「國對國」的形式立法。

 

此外,學生團體的主要訴求有:「公民參與」、「資訊公開」、「國會監督」、「逐條審查」、「公投複決」。整場學運在「島嶼天光」的歌聲中結束,學運領袖之一的林飛帆在離場前還聲明:「我們必定再回來,我們一定會贏」。

 

就如同林飛帆所言,反國民黨勢力確實「一定贏」。這場學運影響到兩次重大選舉,先是民國103年的地方首長選舉,國民黨慘敗到直轄市只剩新北市一席。

 

到了民國105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不僅讓民進黨贏得執政,而且在國會中壓倒性的過半。

 

特別是國會選舉的勝利,太陽花的重要幹部,像是黃國昌、林昶佐都順利進入立法院,這回就不再是「學運領袖」的身份,而是貨真價實的國會議員,有充份的權力可以訂立法案與否決法案。

 

然而,太陽花學運的主張,卻沒有因此進入立法院。只看到過半的民進黨,出現一次又一次的政策大轉彎。

 

民進黨版兩岸協議監督條,竟然悄悄的加入「協議文本逾期未完成審查,視為同意」的文字,被譏為「張慶忠再現」。在此條文曝光後引起譁然時,民進黨趕緊改成「應由院會議決」。

 

這已經是給太陽花學運很大的嘲諷。

 

太陽花學運重要訴求「公民複決」、「逐條審查」、甚至是「國對國」也都被民進黨修改掉,越來越接進原本國民黨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這些「昨非今是」的改變,讓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的林飛帆揚言率眾回到立法院,要控訴民進黨「說話不算話」。

 

但是這一次,在學運中意氣風發的林飛帆已經沒有號召50萬人的能力,只找到50人跟他去喊口號,而且這些人還包括原本的死對頭-新黨王炳忠找來的支持者,到場來場「風雨故人來」、「患難見真情」式的支持鼓勵。

 

太陽花學運要求的「公民複決」不見了、「逐條審查」不見了、「國對國談判」不見了,更重要的,覺醒青年們通通不見了。

 

很顯然,原本支持太陽花的學生們,根本不在乎「公民複決」、「逐條審查」、「黑箱」、「國對國」,他們只有一項目標:「讓國民黨下台」

 

既然已達成了這個目標,民進黨原本的訴求也因「全面執政」也因此「全面轉彎」。

 

在競選時,蔡英文曾豪氣千雲的講:「外交靠的是國力,不是中國大陸的善意」,到了選後,她改說「期待大陸再給點善意」。

 

去年,民進黨立委陳歐珀曾說「台灣真的不能太依賴大陸的觀光客」,到了今年改口「不要讓陸客方面認為我們在阻絕他們」。

 

在美豬政策上,原本民進黨全面反對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銷到台灣,要求零檢出。現在內定的農委會主委公開講「台灣沒有能耐永遠關起門來不開放美豬」。

 

在都市更新政策上,民進黨從「文林苑事件」開始,聲援所有的反對督更團體,指控都更公司都是黑心無良建商。

 

到了現在,內定的政務委員張景森直白的在臉書上講文林苑反都更自救運動為:「史上最Kuso的一場社會運動。疑似被建商及政府迫害的王家,原來只有56.06坪的房子,現在分配到新房子有五戶,總共175.02坪,價值上億。幹!真可憐。我是說那些去王家辦燭光晚會,為正義哭得死去活來的文藝青年。」(上述是張景森的原話)

 

民進黨這一件又一件的「今是昨非」的表現,卻激不起「文藝青年」的覺醒,他們再也不會為曾經憤怒的議題而憤怒,只因換黨執政,理念與訴求也都全部換掉。說到底,這些覺醒青年只是政黨利用的工具罷了。

 原载《议报》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