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劍虹
今天在台中市造訪了劉萬田老伯伯,他抗戰時成長於錦州省(今遼寧省)北鎮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出生的他,從有記憶開始就是滿洲國的國民。他指出東北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而且又只有3,000萬人,因此幾乎每一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環境都算相當不錯。只是因為資訊封閉的關係,對於外面的知識他瞭解的十分有限。甚至直到日本投降時,才知道北鎮縣的副縣長是日本人。
平常北鎮縣看不到幾個日本人,警察也都是滿洲國籍的,沒有什麼歧視的情況發生。只是從小學開始,每個人都要學習講日本話。老先生表示,長輩們還是不太喜歡日本人,私底下仍把日軍當作滿洲國的侵略者看待。有一些讀到大學的知識份子,也會因為偷偷參加反日運動被軍警搜捕。少數沒有被抓到的,就到關內參加8路軍去了。
他表示,老鄉都知道日本在關內幹過哪些壞事,但是沒有人聽過什麼重慶與蔣介石。甚至連一開始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們都不知道日本有在與美國打仗。唯一挑戰關東軍與滿洲國政府的,就是蘇聯與共產黨。只是相對於破壞秩序引發暴亂的共產黨而言,大家反而還比較不怕滿洲國政府。
每年他們要繳交大量的大豆與棉花給滿洲國政府,實際上是轉一手給了日本人。雖然北鎮縣還沒有人因此餓過肚子,但是論及關東軍還是很難有好感。後來滿洲國政府不只要糧食,還要人去當國兵。劉萬田表示,每年滿洲國軍會要地方政府交3%的人去當兵。可是到了最後一年因為戰況吃緊,又被增加到了7%。
為了增加青年對滿洲國的認同,當兵的人家門口還互掛上一個寫有「國兵之家」的牌子。只是在正式成為國兵以前,他們必須接受入伍訓練。而依照滿洲國當時的政策,想要免掉受訓階段者,可以選擇到奉天(今瀋陽)的滿洲製麻(帶)株式會社工作。
到了奉天以後,劉萬田才有機會見到日本人。不過據他回憶,奉天製麻株式會社裡只有三名技術人員是日本人,其他擔任要職的都還是中國人。
學會幾句簡單日語的他,還曾經到日本技工的家裡面去玩過,同樣沒有發生過什麼歧視的狀況。
直到1944年12月份,美軍B-29由成都起飛空襲奉天的滿洲航空株式會社,戰爭的氣氛才突然降臨。為此他們也躲過好幾次的警報。通常滿洲國的保安隊會先後用日語與中文,告訴老鄉們趕緊閃躲。
前後躲過兩次B-29警報的他,印象最深的其實是第二次。那一次他親眼看到,關東軍第2航空軍與滿洲國軍飛行隊的戰鬥機起飛去攔截B-29。由於B-29的高度實在是太高了,因此只能遠遠看到幾個白色的小點在空中與美機交火,就連機槍聲都聽不太到。
不久之後,就看到第2航空軍與滿洲國軍飛行隊的飛機被打成好幾團火球從空中墜落。可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現場所有的中國人都暗自在為B-29,而不是日滿飛行隊的戰鬥機加油。就連滿洲國軍的保安隊,也不站在日本人的那一邊。
劉萬田表示,他並不知道有沒有中國人被B-29投下的炸彈不小心炸死,但是當大家聽到有一架美機被撞下來,而且機組人員被俘虜以後,都是非常同情對方的。由此可見,即便是沒有遭受到日本人迫害,甚至是平常態度非常”友日”的東北人,還是暗中希望同盟國勝利的。
本來預計1945年9月向滿洲國軍報到的劉萬田,最後因為日本投降而沒有當成國兵。很幸運的是,佔領他老家的蘇聯紅軍數量也不多,所以沒有遭到什麼樣的暴行。不過後來他還是為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主動報名參加了孫立人將軍的新1軍教導總隊。1947年9月,他又成為了400名第一批隨孫將軍來到台灣的新1軍幹部。
曾經兩度經歷過奉天空襲的他,對於台灣有人操弄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應該也是難以想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