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一:與古先生初談民國法統與時下之民主觀

 

文/华一

 

編者按:華一先生的這篇文章是在那一大批信件中被發現的,被耽誤了。為此,本刊表示真誠的道歉,敬請華一先生諒解。

 

古先生,你好!

秦先生是個溫良改革派,雖有自由民主觀但無什麼理論修為,是個行動派,對中外歷史幾乎不予關注,所以一般回避相關問題。大中華論壇是他人所辦,多為青年,並聚其同類,對歷史政治所涉未深,多揀網路片斷文章用以知識構成。但作為友盟,在價值取向上幾予認同,也至求同存異而交互者頻。

談到國民黨問題,前時我有一文作了專述(《中國泛藍聯盟社論——談我盟信仰與中國國民黨之關係》),以厘清我盟與其關係,想必你已讀到? 民國認同在中國大陸仍有相當影響力,這主要是這些年反思歷史而起,因此最早發端於知識界和青年,對六四和秦先生那一代人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那一代人由其知識的固化,幾乎沒有對民國歷史感興趣的人,且由這些年《六四》派為主的民運主導潮流,自90年代後興起而於今漸弱,因其歷時很長是其擴展廣泛的原因。但辛灝年先生的影響力於2000年後異軍突起,引發一波民國歷史反思潮流,席捲整個中國大陸。這一時期以抗戰史的發掘為重點,引起從學界到民間的熱潮,漸開於整個民國的歷史的重光,在青年中得以產生巨大反響,徹底摧垮了共黨執政的合法性的認知。青年和學界是這場歷史文化復興運動的主力軍。代表學界和青年的共同人物近有袁騰飛先生,以其深厚學識和雄辯才華鶴立雞群,其講演的視頻和文稿,春風野火般燒遍大江南北。

其間,諸多民運先鋒人物也開始對民運30年進行反思,初識民國力量。這一切與臺灣國民黨毫無關係,倒是大陸曾經的民國人士和黨的大陸遺存以及棄民,更有復國之志……

就中國民運而言,泛自由化、無理想主義及形式主義極為盛行,因之而無法形成共同認識、共同團體和共同行為。這種狀況於近年更顯於無序而散亂。《南周》“中國夢” 藍風乍起,語借民憲之意境打開歷史認同,誘發同聲之效應,竟於死水之潭掀起巨瀾,至全國上下同聲合唱民主憲政之歌,是我民國力量發散之端頭,其後必將燎原華夏……

歷史不由隨意改寫,以其自然而起,順其潮流而進。如大江大河之水,阻之者必自溺,順之者必昌黎,是其自然而然——道、法之然也。自清末民初以來,民主憲政即為潮流,我國父孫文首倡國民革命,自辛亥革命始定大局,無可改變。凡順其民憲之道時國運即昌、民命即生,反之則乖異。共產反勢力偶得孽緣,肆虐大陸凡60載餘,國運翻轉跌宕,民生淪落滑沉,幾無寧日且淒風苦雨!逆,則災變患難者也!臺灣一隅,得天獨厚,得道衡昌,是其逆順立判之明鑒耶!

道統法統不可逆,其逆必矯、必誅,世界潮流始然。中華千年文化復興於民主憲政之民國初年,早已不可逆轉,並主導歷史走向。任何倒行逆施,雖然一時得逞,其必自取滅亡!三民主義雖蒙塵多年,但智識者仍努力發掘,近已被青年接受,他日必是重輝天地,未來一片明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國泛藍聯盟 華一頌祺

2013.2.2.

 

原载《黄花岗杂志》第45期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