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陈奎德
由于欧洲其他君主国家集合起来反对法国革命,加上国王路易16于1791年6月20到25日企图逃跑被败露,因此,革命阵营中的温和派如吉伦特派希望与国王和自由派贵族合作建立英国式君主立宪的设想完全破灭。1792年,由于革命面临着武装入侵的威胁,因此法国向奥地利和普鲁士宣战,并很快扩展为与欧洲多数国家的战争,早期战争的失利,导致更为惊慌和极端的措施,于是在1792年8月10日图拉里风暴中,废黜并处死国王,屠杀政治嫌疑犯。革命遂走向极端化。
激进比赛的结果,导致吉伦特派以及丹东等人被更激进的雅各宾派所取代。在对欧洲的战争期间,法国国内的个人自由受到很大的打击,宪政的基本原则受到破坏,实际上是宪政的倒退,在英国的《人身保护法》里确立的“不经法定手续不能逮捕或处死任何人”的原则受到践踏,出现了某种“多数人的恐怖”,即暴民政治。大群市民抓住并处决在警察押解下的犯人,后来又把屠杀扩大到监狱,约有一千多人丧生,其中多数是一般盗贼、妓女和游民,有1/4是牧师、贵族和政治犯。1793年,设立“公共安全委员会”,从而雅各宾派的紧急内阁获得了采取恐怖行动的权力,但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它有权对大臣与将领直接颁发指令,有权罢免全国的官吏,用中央提名的官吏代替选举的官吏,取消地方自主权,有权派遣委员分赴各地,执行独裁的权力。
在这种高度集权和对民众全面动员的情势下,法国当局集中力量进行战争,不仅赶走了入侵者,还发动了反攻。比利时和其他一些领土被并入法国,后来法国势力扩张到了荷兰、瑞士和意大利。在此过程中,法兰西将领拿破仑的天才脱颖而出,他在意大利获胜后远征马耳他与埃及,把革命制度带到了他的枪炮所及的地方。只有对大不列颠群岛的攻击没有获得成功。
在这一时期,由于战争胜利而引发了对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恐怖统治的反感,于是继很多领袖之后,他自己也被推上了断头台。1794年虽然恢复了资产阶级政府,但法国的民主已经大大削弱了。1795年,中央政府方面的民主被取消。虽然人权宣言仍然保留,但成人的选举权却受到压制,居住权与纳税成为选举权的条件。国会此时已分为两院,上院由用间接选举产生的250名4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公民组成,有稽延法律的制定之权;下院则有500人,有创制法律之权。但这些都不能防止政府的腐败和遍及全国的政治冷感与厌恶。很多人开始希望结束革命的实验,再建秩序和安定,哪怕是恢复部分的专制。这种社会心理导致法国在1797-1799年放弃了民主,而逐步接受一个执政拿破仑的独裁乃至恢复帝制。不过,即使如此,法国革命的基本成果仍然得以保持了下来。
法国革命是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竭力提倡平等,维护人的尊严,不管其出身与信仰,这对全世界都有巨大的鼓舞。但是其激进化的“多数人强迫你‘自由’”的逻辑又开启了革命压制人权的暴民政治的先河。这两方面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后期法国用武力推行启蒙理念,从而导致了世界性民族主义的高涨。下一讲我们将继续讨论拿破仑时代欧洲政治发展的复杂局势。
原载 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