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的國軍漢疆計畫

近年來,大陸社會,一會兒抵制日貨,一會兒抵制美貨,一會兒又抵制韓貨……各種抵制活動,另那群大陸的「愛國者們」「應接不暇」而又「樂此不疲」。每當需要轉移大陸民眾視線時,北平政權就會適時的打出偽「民族主義」這張牌,領土爭端往往是最易「得手」的話題,而釣魚台(大陸「官方」稱釣魚島),則時常充當著話題的焦點。

關於釣魚台,其名字頗多,又被稱作釣魚嶼、釣魚山、釣嶼、釣台、或者是釣魚台島,在日本則稱呼為魚釣島,是位於中國大陸正東側東海大陸棚以東的臺灣-宍道褶曲帶南端、臺灣東北外海處沖繩海槽西側的一座荒島。

但就地質結構而言各方則有不同的解釋,中華民國政府與大陸當局認為釣魚台是臺灣本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島鏈的其中一部分,而日本則認為釣魚台為沖繩縣琉球群島西南部分先島群島的的組成部分。而「釣魚台」一詞的由來,則是過去人們認為島嶼周遭有大量魚群居住而命名。

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講述的是與釣魚台有關的一件往事,上世紀90年代初,國軍的漢疆計畫。

漢疆計畫,又稱漢疆演習,是民國79年(西元1990年)中華民國國軍計劃護衛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聖火登島釣魚台列嶼宣示主權,然被時任總統岩裡政男(李登輝)制止的一項作戰計畫,這是一件沒有官方文件的歷史公案,時任總統馬英九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證稱「漢疆突擊隊」突擊登釣魚台是被岩裡老賊喊停的。而岩裡老賊則否認有過此一計畫。

選派

—————————-

民國79年由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跳過三軍統帥岩裡老賊,囑國防部擬訂漢疆演習,以中華民國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步4營第45連官兵組成突擊隊,護衛高雄市主辦台灣區運聖火登島釣魚台宣示主權。

 

特訓

—————————-

特訓於9月下旬實施,時任旅長賈輔義上校(陸官39期),步4營營長張傳善中校(陸官47期),第45連連長關至德上尉(陸官專科6期)。連上約80位弟兄,扣除已婚、待退、獨子,選一個加強排50人兵力實施格鬥、鎮暴、阻擊、暴破等特訓;突擊隊預計搭乘的UH-1直升機,為減輕重量利機動性,拆除直升機的火箭砲與機槍,禁止隊員帶項鍊、戒指,原本兩公斤重的軍皮鞋也換成膠鞋。特訓期間管制休假,最後幾天每日搭直升機加強演訓,晚上播放電影《八百壯士》、《英烈千秋》…等軍教片激勵士氣,隊員切結保密,集體行動,軍服沒有階章、姓名,槍枝無國軍標誌,錄遺照並留下頭髮、指甲與遺書,有做好為國犧牲之心理準備。

 

作戰管制

—————————-

特訓後於50名訓員中作戰管制36人執行任務,原由45連副連長張雄偉中尉(陸官專科8期)與排長簡宜天少尉(預官39期)任正副隊長,復經連長關至德上尉(陸官專科6期)向作戰科長林志雄中校(陸官45期,後因車禍亡故)力爭取代副連長親自率隊,並提議增連輔導長楊立中尉(政戰35期)改任副隊長,與熟捻日語之旅部連士兵二人,共計38人機降登島任務。

 

臨戰待命

—————————-

10月20日任務當天,UH—1H直升機4架,隊員38人帶著AN/PRC-77通信主機4部、57式機槍4挺、66火箭彈、M16步槍、手榴彈、彈藥及救生衣,於晚餐後在停機坪完成待命準備,連長與作戰科長在旅部戰管室受命。突擊隊原定21日凌晨清島以利聖火登島,事實上,突擊隊主在護衛區運聖火登島,與拆除島上燈塔及建物設施,並無意與日員衝突。唯當日凌晨高雄區運聖火「上賓一號」海釣船挺進至釣魚台6浬處時,已被日艦包圍無法再前進,僵持4小時後,聖火隊遙望著釣魚台點燃聖火,高舉國旗並高唱中華民國頌、梅花等歌曲後返航,是而突擊任務並未配合執行。

 

任務終止

—————————-

該演習海空軍均有配合措施,然美軍亦有海空軍在該域加強戒備,警告台灣不可輕舉妄動意味濃厚。突擊隊雖未護衛區運聖火登島,然任務仍持續待命,至11月5日岩裡老賊打電話給郝柏村說:「釣魚台是籌碼!不是戰場!」,任務方告終止。

 

傳媒報導與揭密成書

—————————-

多年來這項沒有官方文件的歷史公案,政府是既不承認也沒否認,在突擊隊隊員未受訪前,傳媒載述多為概要,甚有訛傳情節,直至「漢疆突擊隊」隊員民國101年受訪揭密成書「規復釣魚台從漢疆突擊隊出發」,方得一窺實境。

名稱:初擬以「悍疆計畫」為名,取悍衛疆土之意,因懼岩裡老賊質疑反對,而改以「漢疆演習」為名,同(漢)字(演習),讓李誤以為是「漢光演習」之一部,事實上確也達到欺瞞效果,唯部份載述仍以「漢疆計畫」為名。

任務:非長期軍事佔領,而是護衛台灣區運聖火登島釣魚台宣示主權,插旗與破壞燈塔及硬體設施,快去快回,無意與日員衝突。

旅長:賈輔義上校(民國80年晉升少將),非薛石民少將。

突擊隊人數:45人是最初核報人數,作戰管制為38人執行。

直升機:UH—1H直升機4架次,非外傳八架,也沒出勤,由隊長始終在戰管室待命可證。

爆材:因是短暫登島宣示主權,僅輕裝攜手榴彈、57式機槍、66火箭彈簡易爆材,訛傳另攜56式35吋火箭筒,因該武器當時非堪用品未帶。

有人提議用立可白身體留名以利認屍作法但未實施,而遺照是用錄相非拍照。

郝伯村是跳過三軍統帥逕指示國防部執行,故在10月21日岩裡老賊並未知曉與制止登島任務,然該日雖未登島,任務未即撤銷,至岩裡老賊獲知後,於11月5日方要求郝柏村終止任務。

岩裡老賊本人則否認有此計畫,只是單純要海軍艦隊護航在釣魚台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並要求海軍不得進入日本領海。

 

主要參與人物

—————————-

行政院院長郝柏村

國防部聯三作戰次長常志華中將

國防部聯三作戰助理次長李建中少將

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司令陳鎮湘中將

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旅長賈輔義上校

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作戰科長林志雄中校

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步4營營長張傳善中校

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步4營第45連連長關至德上尉(突擊隊隊長)

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步4營第45連輔導長楊立中尉(突擊隊副隊長)

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第62旅步4營第45連排長簡宜天少尉(突擊隊區隊長)

大致了解完此次計畫,我們不難看出,這裡面存在著兩個層面的力量博弈。

筆者認為,國際方面,是中美日三方的博弈,明顯可以看出,美帝不希望中日雙方有衝突發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盡量讓此領土主權糾紛維持現狀,換而言之,就是默許日寇對我釣魚台的實際佔領。

 

國內方面,是以郝伯伯為首的軍方(或者說國內黨內傳統力量)與岩裡老賊之間的博弈。筆者覺得郝伯伯更多的是借此計畫,向岩裡老賊發起「挑戰」,給點岩裡老賊「顏色」看看。那時國軍雖未完全「國家化」,且郝伯伯手握軍權,但親日的岩裡老賊畢竟是總統,而岩裡老賊是無論如何也不希望中日發生衝突,郝伯伯也深知讓事態擴大,並無多大好處,見好就收乃明智之舉。

(注:部分資料來源於網路整理)

Leave a Comment